首页工作动态

所长肖云儒丝路“云”履系列报道之六十:丝绸之路万里情

  这条路,有人终生与之无缘,有人终生与之结缘。

  张骞在自己50年的生命中,有17年行走在这条路上。加上前前后后筹备性、延展性的工作,他的有效生命中有一大半献给了这条路。

  从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算起,整整过去了2152年。时光到了公元 2014年7月12日,我们这支由全国重要媒体组成的汽车自驾游媒体团队,沿着张骞踏出的路行走,以60天的时间,途经亚欧8国,2014年9月13日,从长安到达罗马。

  我们将这次行走命名为“丝路万里行”。我们是记者又是行者、是司机,我们走着、写着也拍摄着,观察着、感受着也思考着。在匆匆的行旅中采集鲜绿的感受,收割金黄的思想。

  正像一位媒体大姐大在微信中感慨:有些路很远,走下去会很累,可是不走会后悔。

  也正像另一位媒体大哥大在微信中感慨:只要选择了目标,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我建议他把这句话改成:只要选定了目标,世界都会帮你开路。

  我们看见过月下的丝路。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城堞上挂着一钩明月,它用清辉给清真寺和宣礼塔镶上银边。没有路灯的土街小巷中,居民席地而居,在月色中找回一丝清凉。城墙上这里那里砌着坟墓---他们的风俗是,即便化为幽灵也要保护自己的城池和家园。

  我们看见过日出的丝路。哈萨克草原的拂晓,一群散漫的骆驼好像接到真主无声的旨意,一齐扬起头朝向东天,就在这一刹那,太阳冲决遥远的地平线,抛洒出第一缕光亮。驼群重又缓步散开于草原,而一个马群却奔腾而来,在逆光中扬起如烟如絮的轻尘。大地在这样的仪式中苏醒了。

  我们看见过大雨滂沱的丝路。经过新疆和中亚近一个月炽热的干烤,格鲁克亚口岸竟然用清爽的雨水为我们洗尘,而车队刚刚离开,公路便在大雨中陷塌。一喜一惊之间是什么滋味?行程最后一天,车队要从那不勒斯港托运回来,突然大雨骤降,仔仔细细将每辆车洗得纤尘不染,是为了我们好回去向祖国汇报吧,天公想得何其周到!

  我们看见过海陆交汇的丝路。威尼斯城的马可波罗从眼前这个水上寓所出发,踏上了他水陆兼程的东方之旅。而在伊斯坦布尔,波光粼粼的海峡与彩虹熠熠的跨海大桥,构成一曲钢琴与弦乐的协奏,为亚欧海陆的交流通达伴奏。

  ………

  穿过喜怒哀乐的历史和酸甜苦辣的奔驰,终于临近了一个重要时刻。为了真实准确地记录这个时刻,请允许我引用媒体同伴们严谨的新闻报道——

  北京时间9月10日22:30,罗马当地时间16:30,宏伟的罗马市政厅广场,军乐队奏响意大利名曲,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丝绸之路万里行”车队。这个车队历时60天,途经8个国家,行程一万五千公里,抵达了终点站罗马。意大利国家电视台与陕西电视台联合对仪式作了现场直播。罗马市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将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风尘仆仆的“丝路万里行”车队在警车开道下经过阿尔德阿缇娜门、卡拉卡拉浴场、圣乔治和圣瑟里奥-维贝纳大街,到达闻名的古斗兽场,随后转入帝国广场大道,驶向威尼斯广场,最终到达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市政厅广场。整个行车过程,有直升机在低空盘旋追拍。

  在乐队伴奏下,中国驻意大利特命全权大使李瑞宇和罗马市副市长涅利亲自到广场迎接,分别发表欢迎词。意大利前总统普罗迪先生发来祝贺视频:“我们在等待了两百多年后,又实现了重启丝绸之路的计划!”一句话道尽了此行的重要意义。之后,中意双方交换了礼物,并寄语丝路各国友谊长存。

  正在罗马旅游的陕西女企业家们围住媒体团合影,说今天太给咱中国长志气了!在快门按下的一刻,大家竖起大拇指,用西安话喊:长安——罗马,吔!

  意大利旅行社地接导游尹建林更是感慨不已:我出国来这里干20年导游了,这么高规格,这么轰动,第一次!来劲、提气、长脸!

  张骞第67代后裔、媒体团成员张利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去张骞墓前上香,告慰先祖,这次他走了祖先曾经走过的古代丝路,也沿着祖先的足迹探访了他未走过的“现代丝路”。

  随行的著名主持人王志感叹:重走丝绸之路之前有电视媒体做过,日本一次,央视两次,凤凰卫视一次,但前四次都是分段走,这次是一口气走下来,走得最远,参加的人数最多,媒体种类最全,制作的节目类型和数量也最多。这是一次伟大的行走!

  多到什么程度呢?采访团团长、陕西卫视副总监杨文萌已有详细的小结,毋须我再赘述。

  许多媒体也报道了我在仪式现场回答主持人王志说的一段话。这也是我在专程赶到罗马的国内北京、上海、天津、东北、山西、西安等20家媒体记者会上的一段丝路行感言:“走完全程的知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向记者说,从准备‘走丝路’开始,他就一直在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丝路精神是怎样一种精神?原来只认为这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商贸往来之路。这次走了全程,认识有了拓展和提升。除了商贸往来之路、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还是民族团结之路、战略转型之路、展示美丽之路。今天的丝路与古代丝路有了质的变化”。

  容我慢慢道来。

  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之路。

  一路走来,我们考查或经过的世界文化遗产大约有30处以上。从我生活的长安城开始,你忘不了敦煌、高昌、塔拉兹、撒马尔罕、希瓦、戈里石头城、卡帕多西亚露天博物馆、梅黛奥拉修道院、圣索菲亚教堂、雅典卫城、奥林匹亚、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斗兽场、厐贝古城……你会强烈感知到人类文明瑰宝在丝路聚集的密集度,的确世所罕有;丝路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的确至高无尚。

  现在谈丝路,大都从具体史实、譬如张骞凿空西域开始。我想将这个话题延伸的更远更深,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内部要求和动力机制来开始丝路文化的叙说。

  1949年,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专著《论历史起源及其目的》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印度等地的人类文化突破性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这既是一个重大的文化现象,也是人类思维的初始建构。公元前500年左右,铁器由东方到西方开始使用,剩余的粮食导致了最初的贸易和货币,工商航海业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与创新思考能力,部落制被不同王国、帝国取代……新的社会动向,迫切要求作出新的思考和解释。

  那时候埃及已经被波斯王朝灭亡,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也已衰败,只有地中海文明中的希腊、罗马,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焕发着活力。这三个被隔离的的文明,三足鼎立承担起对世界做出新解读的重任。于是在东方和西方不约而同的出现了孔子、老子、苏格拉底、耶稣、佛陀等大思想家。这些文化的集大成者,从不同方位思考着一些类似的问题,如生命起源、根性思维问题,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的关系问题,制度的构建和作用,王权的道德基础等等问题。这都是人类与社会的一些根本问题、终极问题、元问题,所以他们被称为元典思想家。这个诞生了世界几大元典文明的地区,即由地中海经中东到中国的北暖温带,正是后来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丝绸之路其实就是世界元典文明带。

  轴心时代的文化精神,奠定了人类基本价值体系框架,直到今天有的也仍然是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和准则,可以说构成了历史和精神发展的原动力。他们虽然当时都还处在隔离状态,但文化思想如水一般的流动趋势却已形成,不可遏制。这是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动力学”。这才是出现丝绸之路最深层的动力,才是丝路为什么横贯在北暖温带,为什么能将中华文明、中亚、中东文明和地中海三大文明贯通的深层原因,也才是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文化意义。

  到了现代,这些文明已经由传统的文化凝聚和展示,提升为自觉的文化传播、文化活动、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文明的传播,包括丝绸之路的文明传播,已经纳入社会发展创新的总格局,成为国家和地域软实力(文化观念与形象体系)和硬实力(文化设施与产业体系)的体现。

  丝绸之路——经济发展之路。

  张骞只是有史可据的凿空西域第一人。事实上,早于他三、四百年的轴心时代,丝路上已经有了许多先行者筚路蓝缕地前行。在陕西、湖北的博物馆里,展览着秦、楚时代的波斯金币和金银饰品,秦代商人乌氏倮也早以丝绸换黄金,又用黄金去大宛国购买汗血马供征战使用。同时,我在罗马、伊斯坦布尔的博物馆里也看到过早于汉代的中国丝绸和陶器。这都表明,早在先秦到秦汉,丝路的文化与商贸交流已经开始。

  到公元前240多年的汉代,亚历山大帝国之后的安息王国(伊朗),将欧亚两头的行走合龙,连接成一道桥梁,为贯通丝路做了很大贡献。《史记》记载,张骞第二次出使到乌孙、大宛,曾派副使去安息,对方有隆重的欢迎仪式,这成为丝路在国家层面正式开通的标志。后来因汉朝与安息关系对立,班超本想直接去大秦(罗马)被阻,但他的属下甘英却到过土耳其一带。当年很多波斯商人来中土,愿意改汉姓留居下来。汉唐波斯人是“富人”的象征,李商隐曾以“穷波斯,瘦相朴”作为反话调侃波斯人。

  当下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让古丝路上自然经济背景上自发的商贸活动,上升为沿途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合作,并且进入了全球市场经济总格局。沿途每个国家的政要接受我们采访时,都明确表示丝路经济带也是他们的发展战略,热盼尽快融入。我们忘不了中石油、中铁建、华凌、中远等大型国有企业为丝路经济带建设踢出了漂亮的头三脚,我们也希望陕西大型企业能更快进入。中亚诸国和土耳其、希腊,已经与中国在油、汽、光伏等能源产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集装箱码头,以及森林开采、现代农业方面进行有效合作,取得一批硕果。

  丝绸路上,民间自发性商贸和规模化的现代市场,完全是两个境界两重天。

  丝绸之路——民族团结之路。

  从张骞开始,丝路就是和平、和睦解决民族和国家纠纷的典范。古高昌是西域36国之一,玄奘与高昌王结为兄弟,高昌王给了玄奘很多盘缠和沿途通关文牒,帮其顺利前行。玄奘取完经,本可由尼泊尔直接回国,为了感谢高昌王,又特地绕回来,兑现在高昌讲经三年的承诺。

  100多年前,陕西的回民沿丝路西进到中亚楚河流域,哈萨克、吉尔吉斯,土库曼辽阔的草原将这些异域的子民揽进自己的怀抱,他们在那里安居乐业,以自己的勤劳、善良和精良的务农务果务菜技术羸得了信任和声誉,成为这些国家一个活力充沛的新民族——东干族。

  而祖居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人,几百年前也有一支迁徙到中国青海,在黄河岸边的循化县骆驼泉定居,成为了中国的撒拉族。文化界的许多宿耆都写过撒拉族诗人阿尔丁夫•翼人怀念故土的“黄金诗篇”。我到达撒马尔罕那天,翼人发来长长的电信,要我代他在故土向祖先祷告。

  在丝路迁徒和融合的民族,现在成了丝路经济文化交流的生力军。东干族的陕西乡党,许多年轻人在西安和其他中国大学毕业,以他们对故土的感情和中文能力,在当地中石油等中资援外企业工作,或从事与中国交流的其他工作,十分活跃。接待我们车队时,竟有四名东干青年毕业于西大与陕师大。

  丝绸之路——展示美丽的路。

  丝绸之路真是一条流动着美的画廊。沿途的山川大地,变幻着古朴之美、苍莽之美、灵秀之美、凝重之美、高贵之美,几乎穷尽美的各种形态。美丽的山川,烘托并积淀为美丽的民情风俗;美丽的音乐歌舞,宣叙着美丽的心灵和感情。

  到处都有微笑。大地以起伏的曲线、大山以林木的喧哗、大海以浪涛的涌动迎接我们。人们用歌舞迎接我们,用笑靥和美好的言辞温润我们。面包和盐,咖啡和茶,马和骆驼的奶子,令人望而生畏却又心怀感动的烤全羊、烤牛排,以及纷至沓来的奶烙黄油,伴和着热情和友谊,伴和着发展自己国家的渴望,时时感动着我们。

  美丽资源、感情资源会化育为美丽和感情的产业、美丽和感情的经济。这是丝路经济新的发展领域,有着广阔的空间。

  丝绸之路——政治战略之路。

  文化、经济的合作共进、民族民心的理解交谊一旦形成,丝路各国的政治联姻就有了稳固的基础。从古代一开始,丝路就是一条政治战略之路,就是汉朝联合西域各国围堵阻击屡屡侵犯中国的强敌匈奴的一个大战略。

  在人所共知的当下世界政治地图上,中国面向西华丽转身,不但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而且早已通过上合组织、亚信组织全面加强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友好合作。最近有学者更是明确提出“丝绸之路与上合组织融合发展”的命题,这意味着什么,“你懂的”。

  习近平主席同时提出了建设陆上、海上丝路的战略,超越东海“岛链”进入太平洋、印度洋,最近在访问南亚时得到各国响应。这又意味着什么,“你也懂的”。

  那么,什么是丝路精神?如果可以用个人感受的语言来表述,丝路精神,其实就是“走出去,谋发展”的精神。

  走出去谋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局限于内线作战、向心交汇的思路,改变为同时注重走出去,在外线作战和离心交汇中谋发展的思路。这种“丝路眼光”和“丝路格局”会使我们对许多问题有新的看法、新的做法。

  譬如,对西部大开发与关天经济区建设,我们过去可能更多地看重区域经济或国内经济范围内的输血和造血机制,常常把西部当作投资、扶持对象。“丝路眼光”则让我们发现,一旦面向中亚,西部自身完全可能成为投资主体。可以像新疆华凌公司那样将资金、人力、物力投资丝路各国,在丝路经济带市场的大流动中滚动增值,壮大自己,取得加速发展的主动权和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近年来,西方思想界在研究丝路的动力机制时更提出,当代若能由古代丝路的内向超越转向外向超越,促成丝路经济带辐射丝路之外更广大的地区,极有可能促成第二“轴心时代”的到来。这条古老文明线将成为当今世界崭新的经济文化发展线。习主席提出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正是要我们朝此努力吗?

  “我古老的丝路,一定会对年年投下的种子,报以绿荫!”我绝对相信这位佚名诗人的诗句。

  丝绸之路万里行,丝绸之路万里情。

  丝绸之路万年青,丝绸之路万古存!

  2014年9月14日 中国 北京—西安

网址:gjmsh.xawl.edu.cn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168号 西安文理学院明德楼D区10层
电话:029-88827382 E-mail:xawlmswh@163.com